【师说】第4期:《奥义书》与非雅利安的传承

【师说】第4期:《奥义书》与非雅利安的传承

【师说】第4期:《奥义书》与非雅利安的传承

(印度宗教源流大纲第四讲)

在声称传承《吠陀》传统的所谓六派正统哲学中,真正忠实地延续婆罗门祭祀信仰的是弥曼差派(Mimamsa),这一派后来在印度的影响并不大;到了近代,影响就更加微弱了。

到了公元前九百年至公元前五百年,也就是雅利安人进驻印度之后一千年至一千三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个在名义上阐释《吠陀》的文献叫《森林书》(Aranyaka),特别是它的末尾部分–Upanisad,对后世印度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Upanisad一词是由词根sad(坐)加前缀ni,再加前置词upa(靠近)构成,可直译为”近侍坐”,意思是老师让学生坐到他的近旁,向学生私授神秘的训示。因此Upanisad汉译为《奥义书》,《奥义书》是一个论文集,有一百多篇,其中最重要的有五十篇,这五十篇《奥义书》由徐梵澄先生译成了汉语,名为《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奥义书》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Vedanta,汉译《吠檀多》,Vedanta这个词是Veda加anta构成,Veda就是《吠陀》;anta是终点、顶点的意思,Vedanta 就是对《吠陀》的最终的最高的阐释。

虽然《奥义书》标榜自己是在诠释《吠陀》,其实我们会发现《奥义书》里边有很多在三部《吠陀本集》里绝对没有的东西,而且很多观点与雅利安信仰相矛盾,甚至还有嘲笑婆罗门的内容,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个例子,轮回(Samsara-Transmigration)这个概念在印度宗教中是举足轻重的,我们学佛是要解脱(Moksa-Release from transmigration),寻求解脱的前提是相信轮回。印度人对生命的一个独特的理解就是生死轮回,死了再来,死了再来,无有穷尽,只要你不解脱就永远地轮回。轮回的思想不是佛教所独有的,轮回的思想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有人说它是雅利安人提出的,因为它出自于《奥义书》,所以是《吠陀》的思想。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就读一下《奥义书》中有关的文字,涉及到轮回的最早的两部《奥义书》是著名的《广林奥义书》(Brhadaranyaka up.)和《歌者奥义书》(Chandogya up.)。

在这两部《奥义书》里记载了一个相同的小故事,当时有一个非常有名、非常博学的婆罗门乔达摩·阿鲁尼(GautamaAruni),他的儿子叫施伟多凯徒·阿垄涅耶(Svetaketu Aruneya),有一次阿垄涅耶到一个名叫班茶罗(Pancala)的部落参加聚会。这个部落的酋长叫般婆赫拿·茝芭蓠(PravahanaJaibali ),他是个刹帝利,就像佛陀的父亲净饭王一样是个小国王,刹帝利般婆赫拿问这个小婆罗门阿垄涅耶:你父亲那么有学问,他是不是教诲过你呀?小婆罗门回答说:那当然,父亲教诲了我。刹帝利又说那我问你几个问题吧,一共问了五个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就是关于轮回的,刹帝利问小婆罗门:“汝知凡人逝世之后分途而去乎?”小婆罗门一听就茫然了,答曰“不知也”,刹帝利又问:“汝知彼等重返斯世乎?”小婆罗门又答曰:”不知也”,这是轮回学说在印度文献当中第一次明确出现。刹帝利有点嘲笑这个小婆罗门了:“然则汝如何可说汝曾受教耶?人而不知此等事,如何而可说其曾受教耶?”小婆罗门觉得有点受到了屈辱,拒绝了刹帝利留宿的邀请,马上跑回家去见他的父亲老婆罗门乔达摩。他问父亲:”阿父尝谓我已受教,固如是矣?”老婆罗门答曰”何耶?聪明儿!”小婆罗门说:”亲王问我五问,我一亦不知也!””是何五问?”老婆罗门问,如此如此,小婆罗门一一为述其端。这时老婆罗门对他的儿子说:“爱儿,汝当如是知我,如凡我所知者,皆尽以教尔矣!如汝所云,我亦不知其一也!”原来老婆罗门也答不上来这几个问题,老婆罗门又说:”来!我等且往彼处学之。”老婆罗门来到了刹帝利跟前,恭敬地向刹帝利请教:”愿王所言于童子之前者,以教我也,我固来从师也!”鉴于老婆罗门的虔诚,刹帝利就把问小婆罗门的几个包括涉及轮回观念的问题给老婆罗门讲解了一遍。讲完之后,刹帝利说了一句非常非常重要的话:”乔达摩,诚然如是,此学至今未尝存婆罗门道中,此学在汝以前,未尝达乎婆罗门族也!“这不是说得很明白了吗?轮回的观念不是出自于婆罗门教的《吠陀》传承,《奥义书》只是名义上在诠释《吠陀》,而实际上是在传授某种非雅利安的文化。这就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在当时的印度社会显然存在着区别于婆罗门文化传统的非《吠陀》文明,而且这些非雅利安思想对后世印度宗教、文化和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程度也许远远超过了雅利安文明。可以说,《奥义书》实际上是非雅利安学者披着雅利安统治者意识形态外衣,实质是在宣扬着跟统治者思完全不同的一种文明。那么,这个文明是什么呢?这正是“印度早期宗教源流”要讨论的问题。

再有,《奥义书》里有很多关于修习禅定(Dhyana)的方法,并且极力宣扬修行禅定的功德,而《吠陀本集》和《梵书》所倡导的祭祀则退到了极其不重要的地位。通过冥想体证真理成为了《奥义书》的主流,三部《吠陀本集》和《梵书》中没有禅修的内容。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一个游牧民族,骑着马到处迁移,他们怎么Dhyana?他们是没有办法禅修的,一定是定居的民族、安居乐业的民族才能修习禅定。《吠陀》所宣扬的外化的祭祀与《奥义书》所倡导的内省的禅修是多么的迥异!这说明《奥义书》是在传承着某种非雅利安的文化,那么,这种非雅利安的文化得自于哪儿呢?

在《奥义书》以及后期的吠陀经典里边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的,这是我们研究印度宗教史、哲学史要特别注意的。在早期的吠陀文献里经常出现雅利安人与一个叫“Dasa”的民族打仗,雅利安人总是胜利,Dasa人总是失败。最后Dasa这个词在梵文中就转义成”奴隶”的意思,因为老吃败仗,就只有当奴隶了。但是到了后期的吠陀文献,Dasa这个词作为部落名称的记述就没有了,而出现了另一个很重要的词“Nisadha”,并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这也是个部落的名字,它是生活在恒河边的住在森林里的安居乐业的民族,后期吠陀文献经常提到这个林居的氏族部落,经常提到这样一种生存形态,而雅利安人没有和他们打仗。当雅利安人向东推进到恒河流域时,他们之间是相互宽容的,这就暗示着在恒河流域生存着一些土著的森林居民,他们肯定有自己的文化传承。这种文化传统在雅利安人到来之前处在多高的发达程度?它对《奥义书》是否产生过重大影响?这都是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当雅利安人全面统治印度之后,当雅利安人在印度完成了由游牧状态向定居状态转变之后,恒河林居居民的生活形态对他们的影响就反映在后期的婆罗门教中,把一个婆罗门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进入森林修行司(也有一说为第三个阶段)。

注:婆罗门四行期

为了把世俗生活纳入宗教行事中去,婆罗门教提出了教徒修行和生活历程的四行期:

①梵行期。从师学习吠陀,接受宗教训练,敬事师长,过苦行生活,一般为12年;

②家住期。在家过世俗生活,娶妻生子,经营与婆罗门身份不相违背的社会职业,进行家祭并施舍;

③林栖期。家事既毕,本人或携妻隐居丛林,作种种苦行,亲证梵我,严格奉行祭祀的各种规定;

④遁世期。弃家云游四方,靠接受施舍为生,把苦乐弃之度外,以期获得最后解脱。

在吠陀后期文献中,有的主张把遁世期安排在林栖期之前,也有人认为在梵行期后即可漫游在外,成为行者、头陀或苦行僧,以后,这种制度也为印度教所袭用。

【推荐阅读】

【师说】第4期:《奥义书》与非雅利安的传承【师说】第4期:《奥义书》与非雅利安的传承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